今年的新增财力投向哪里?翻开国家账本,保重点、保民生的主线贯穿始终。
至3月4日晚,仍有16家原证监会在审企业未能平移至交易所审核。申报时间最久的是山峡银行,其在2020年6月28日获得证监会受理,最新状态为预披露更新。
早前,为做好发行上市审核工作有序衔接、平稳过渡,沪深交易所表示,于2023年2月20日起接收主板首发、再融资、并购重组在审企业申请,并按在中国证监会的审核和受理顺序接续审核。其中过会了但没完成平移的企业,可能是在等核准制的批文,也可能是放弃了。16家拟IPO企业掉队值得一提的是,在百余家企业正在备战注册制IPO之时,部分企业的IPO之路或已经折戟。浙江晋椿精密工业证券部人士也表示,后续将会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申报材料)深交所融资余额报7106.1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0.89亿元。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标签: 融资余额 .content_biaoqian ,.content_biaoqian a ,.content_biaoqian a span{color:#fff !important;font-size:14px;}。(相关资料图)截至3月6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7833.1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5.88亿元。沪深交易所合计受理了432家主板在审企业项目的申请,其中包括申请IPO的企业261家,申请再融资的企业166家,申请并购重组的企业5家。
整体来看,未能平移的企业包括,3家化工企业、3家电子企业,2家通用装备制造企业和2家专用设备制造企业,以及食品饮料、环保、银行等领域的企业各一家。彼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联系了蜜雪冰城董事会办公室,其接线人员表示,公司的上市工作正常推进中,暂时没有接到任何相关通知。也可以选择申请停止推进行政许可程序,在全面实行注册制后,向沪深交易所申报,履行发行上市审核、注册程序后,按照改革后的制度启动发行承销工作。目前,对于上述企业为何放弃平移尚没有公开信息披露,王骥跃认为,不同企业的原因会不一样,有的可能是业绩有下滑,过会风险上升了,历年更新年报都会撤一批申报企业,有公司没有平移也很正常。
前保荐代表人、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申报时间最久的是山峡银行,其在2020年6月28日获得证监会受理,最新状态为预披露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这些企业已错过窗口期。这也就意味着,剩余16家未平移企业如果还有意再申请主板IPO,需重新提交申报材料,无法再顺位接续审核。而主板在审项目未在3月3日截止日期限内申报的,将被视为新申报企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截至3月4日晚,主板在审企业平移收官。
从目前已过会企业的在审状态来看,这9家公司都选择了重走流程。这261家企业中,仅7家为已问询,254家企业的状态都为已受理/新受理。3月6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再度致电蜜雪冰城了解其缺席交易所受理名单的原因,但公司对外公布的联络电话一直处于占线状态。至于个中原因,一家不愿具名、重走流程公司的董办人士表示,公司收到监管窗口指导,要转道交易所重新申报。
从预计融资规模来看,244家披露预计融资额的企业合计募集资金3079.41亿元,其中两家企业预计募资额超过百亿,分别是华电新能源和正大投资,分别预计募资300亿元和150亿元。但截至最新日期,沪深交易所主板IPO平移的企业合计261单,剔除11家已获批文企业后,合计还有16家企业未能顺利平移,包括已过会的企业三赢兴。
预计募资规模超三千亿整体来看,沪深交易所已受理的261家企业分布在58个证监会行业,其中在审企业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有24家、22家和19家企业申报主板IPO。华泰联合、中金公司分别17和13个项目在审(联合保荐项目重复计算)。
在沪深主板开始纳新同时,在科创板和创业板在审企业应于2023年3月10日前提交符合新规的专项说明和核查意见,并在下一次问询回复或者更新财报时提交更新版申请文件。浙江晋椿精密工业证券部人士也表示,后续将会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申报材料)。其中过会了但没完成平移的企业,可能是在等核准制的批文,也可能是放弃了。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沪深交易所《关于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审核工作衔接安排的通知》(下称《通知》),主板在审企业未在本通知第一条所述期限内申报的,视为新申报企业。至3月4日晚,仍有16家原证监会在审企业未能平移至交易所审核此外,新特能源、中策橡胶、国际货运航空、阳光焦化集团、华勤技术和长利新材料预计募资规模超过50亿元。
预计募资规模超三千亿整体来看,沪深交易所已受理的261家企业分布在58个证监会行业,其中在审企业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有24家、22家和19家企业申报主板IPO。这也就意味着,剩余16家未平移企业如果还有意再申请主板IPO,需重新提交申报材料,无法再顺位接续审核。
至于个中原因,一家不愿具名、重走流程公司的董办人士表示,公司收到监管窗口指导,要转道交易所重新申报。前保荐代表人、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交易所将按企业在中国证监会的审核阶段和受理顺序接续审核。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未平移企业中还包括了已经于2022年4月28日过会的湖北三赢兴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早前引发重大争议的蜜雪冰城。
这也就意味着,这些企业已错过窗口期。不过,也有部分企业准备再战IPO,如中环寰慧董秘办人士告诉记者,公司IPO还在推进当中,后续会继续在深交所申报。在沪深主板开始纳新同时,在科创板和创业板在审企业应于2023年3月10日前提交符合新规的专项说明和核查意见,并在下一次问询回复或者更新财报时提交更新版申请文件。整体来看,未能平移的企业包括,3家化工企业、3家电子企业,2家通用装备制造企业和2家专用设备制造企业,以及食品饮料、环保、银行等领域的企业各一家。
根据证监会早前发布的《关于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前后相关行政许可事项过渡期安排的通知》,已通过发审委审核未取得核准批文的,可以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申请,明确选择继续在全面实行注册制前推进行政许可程序,并按照现行规定启动发行承销工作。不过,此前证监会官网数据显示,在全面注册制改革落地前(2月9日数据),主板合计有IPO在审项目288单,包括沪市主板170单,深市主板118单。
其中典型红灯代表网红茶饮企业蜜雪冰城被传将撤回IPO。(相关资料图)全面注册制下的主板市场正式开门纳客。
而主板在审项目未在3月3日截止日期限内申报的,将被视为新申报企业。未平移的企业再申请IPO就得重新排队了,可以说这些企业的此轮IPO已经失利了。
16家企业的IPO受理日期也横跨了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其中最晚申报IPO的中环寰慧,其在2022年12月28日获得证监会受理,排队时间不到三个月。从预计融资规模来看,244家披露预计融资额的企业合计募集资金3079.41亿元,其中两家企业预计募资额超过百亿,分别是华电新能源和正大投资,分别预计募资300亿元和150亿元。省区分布方面,浙江最多共有4家,江苏、北京则各有2家。截至3月5日晚,沪深交易所已受理的261单主板IPO在审项目中,仅有7单申请进入问询环节,均来自上交所,分别是万丰化工、柏诚系统、恒尚节能、中信金属、中重科技、盐业集团和常青树新材料。
此外,2021年1月21日过会的浙江明泰控股,2021年10月21日过会的毛戈平化妆品、2022年2月24日过会的东莞证券,2022年3月3日过会的深圳时代装饰,2022年5月12日过会的青岛大牧人机械,2022年7月21日同时过会的广东宏石激光技术和江顺精密科技集团,以及2022年9月22日过会的宏业基岩土科技,在交易所的审核状态均变更为受理。华泰联合、中金公司分别17和13个项目在审(联合保荐项目重复计算)。
3月6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再度致电蜜雪冰城了解其缺席交易所受理名单的原因,但公司对外公布的联络电话一直处于占线状态。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沪深交易所《关于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审核工作衔接安排的通知》(下称《通知》),主板在审企业未在本通知第一条所述期限内申报的,视为新申报企业。
民生证券近年来发力迅猛,合计有12个项目在审,在数量上跻身行业前列,但预计募资规模则不及其他四家券商。据王骥跃预测,如果审核进程较快的话,3月底或将有在注册制下发行的主板企业,4月将有首批注册制下过审企业上市。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有条有理网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